返回首页
公示公告
我要报名
我要投票
阅读征文
赛前剪影
大赛风采
获奖精展
活动视频
合作单位
 
  阅读征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阅读征文
“才下舌尖,又上心间”的文化共鸣探索
新闻来源:    点击数:1040    更新时间:2015-11-26 15:26:02    收藏此页

 

“才下舌尖,又上心间”的文化共鸣探索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曹瑞冬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 南京 10307)


摘要:
        中国的梦想是想让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挥洒着汗水努力生活的人们无忧无虑地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真是让人向往的梦想,在耀眼的太阳下,闪耀着中国最美丽的梦想之光,这个梦就由我们来守护,现在就由中华民族人民来发扬,所以并未结束,也并没有停止。“才下舌尖,又上心间”是中国人对梦想味道的永恒追求,而文化也在梦想感召下产生共鸣与共融。也许,中华文化在未来会更加不容于这个世界,可为什么不可以从《舌尖上的中国出发》继续着传承与创新文化与梦想的事情。《“才下舌尖,又上心间”的文化共鸣探索——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旨在对其七集纪录片分别分析,分析中华民族在自然、人际、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进而探索民族文化与梦想的共鸣。由舌尖传递到心间的民族记忆与展望,也印在了中国人的基因序列谱上。
关键词:
才下舌尖,又上心间 文化共鸣 传承与创新 舌尖上的中国

"Under the tongue, they got the idea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resonance
The concept of "tongue on the Chinese" feeling
Ruidong Cao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ngineering College,Jiangsu Nanjing 10307,China)
Abstract:The Chinese dream is to want to let this piece of land in China, shed their sweat to the carefree life of people live a happy life. This is really the dream, in the bright sun shines the most beautiful Chinese dream, the dream is to protect the US, now by the Chinese people to carry forward, so did not end, also did not stop. "Under the tongue, they got the idea" is the eternal pursuit of the dream of Chinese people taste, culture is in a dream inspired resonate with communion. Perhaps, the Chinese culture in the future will be even more is not in this world, but why not from "a bite of China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ulture and continue to dream about. "Under the tongue, they got the idea to explore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resonance, "tongue on China" feeling "of seven episode documentary analysis,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natural, human, family and social aspects, and then explore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dream of resonance. By the tip of the tongue to the national memory and expectation of the heart, also printed in Chinese on the spectrum of gene sequence.
Keywords:only under the tongue, and the heart;cultural resonance;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a bite of China

        一、大自然的“天人合一”法则
        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关系逐渐被人与自然的相互征服所取代,环境与生态问题的凸显让我们再度反思人与自然的理想关系。大自然馈赠人类财富,而人类需要回报其尊重与保护。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理念体现在这中华大地上最伟大的生死相依上。
        高原、山林、湖泊以及海岸线,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中国人在自然面前,在可持续发展观提出更早之前,就已经在以自己的“天人合一”理念来守护着自然生态的法则。
        《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示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但同时也是在展示劳动人民以勤劳顽强的精神与自然抗衡,为追求幸福而奋斗。高原上对松茸的捡拾,山林中对冬笋的挖掘,河谷里对食盐的采集,湖水下对莲藕的采挖,冰雪上对大鱼的获取,海洋中对海鲜的捕捞。全国人民都在用辛勤劳动来诠释着自然所带来的馈赠。他们的生存活动共同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然而他们结合了自然的生态特点,没有恣意索取,而是心安理得地接受馈赠。
        讲人文精神,尊重人与自然的价值,首要的就是尊重生命的价值。因为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是其他一切价值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命是宝贵的,没有了生命就意味着没有了一切。对自然界的其他非人类生物来讲也是如此。且不谈生命的奥秘,单凭父母的养育足以激起我们对生命的珍惜、关爱和敬畏之心。尊重生命的价值,不但是关爱他人、他物,也是关爱自身。[1]但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念要求人类必须走出强者的路线,我们无法阻止人类的杀生来换取生存,但我们应该可以学会像影片中的人们以智慧、勤劳以及对大自然的生态合理利用的观念来实现生存发展的最终目标。
        我国地大物博,但并不代表人均资源丰富甚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并存,而这些问题在食物资源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当我们任意索取掠夺自然资源来满足我们的幸福利益时,我们就将中国人民置放在了未来生存的赌桌上。影片中的劳动人民都在以和谐、理性、智慧的方式探索着合理利用自然与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智慧理念或许是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响应,更多的是千百年来人与自然相互发展下的相濡以沫的体现。这样的区域生态理念与全国的自然的“天人合一”法则存活于中国人民的和谐思想中,但曾几何时,我们与自然渐行渐远,我们读不懂它,而自然也背弃了人类的未来。
        今日中国仍然不乏存在着以勤劳和智慧来换取自然的馈赠与回报的劳动人民,它们不滥砍、不滥捕、不滥杀,他们本可以活的更好。但是,他们却更愿意期待下一次自然的无私馈赠。他们可以说是自然生态的忠实信徒,严厉地恪守着大自然的“天人合一”法则。我们虽然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但乌鸦尚有反哺之义,中国人的一切都是自然馈赠与给予的,我们是否也应当回报其等值的爱与尊重。
        二、平凡与伟大的生存奥义
         纵然迷失万物,唯有希望长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改变不了的是对粮食的依恋,对生存的追求,这份奥义可以说是平凡与伟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血液中流淌的坚守与执着。
         中国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 让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从南到北,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题,不仅提供了人体所需要的大部分热量,更影响了中国人对四季循环的感受,带给中国人丰饶、健康、充满情趣的生活。主食与粮食挂钩,而粮食与生产联系,生产与地域牵扯。主食的丰富多样化是地域文化多样性的******见证,也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千百年发展历程中的平凡与伟大。
         主食是平凡的演绎,但却是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伟大真谛。面食与稻米似乎成为了南北面食的集中差异,而人民在对主食也在不断进行着创新与变化的过程。虽然并没有突破传统的主食习惯,但是也验证了一个重要的民族哲学——平凡与伟大。同样的麦子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面食的多样性,而同样的稻谷带来的也是无穷无尽的差别。所有人民在物质资源丰富的今天享受着主食的味道,而其是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中见证民族万年沧桑的奇迹。没有他们,我们民族千百年来的生存与发展便就失去了意义。一代代中国人在主食中顽强地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也在这世界中以其经典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演绎出平凡的生存之歌,但也就在这样的平凡中,蕴含了中华民族难以言状的伟大。那就是用希望点燃梦想的灯火,用灯火照亮前进的轨迹。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以地域来展现主食文化的。主食在一个家庭中折射出中国家庭式的团圆与和谐,在家乡中以丰富多彩的民俗形式彰显。对于乡愁这一笼统概念,也就是对家庭和家乡的怀念。远隔万里的游子,他们所期许的也就是家乡主食和父母亲的味道。家庭文化在现代中国发生重大变化,在此之前,封建社会的传统大家庭制度是建立在“孝”的精神内涵上。近代以来,随着历次社会变革的失败和对传统文化批判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伦理道德是阻碍中国发展的根本原因,对孔门伦理的批判触动了传统的家庭文化。[2]然而,千百年人民对与各自家庭成员的彼此关怀与尊重,以及对家庭团圆的美好期盼,却在以年夜饭为代表的家庭主食中得以传承与承继,而乡俗等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在主食中得以保存。我们中国人对家乡和家庭的理念是中华民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民族底蕴。它们就静静平凡地沉淀在我们的灵魂中,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能够在这样激烈的全球化下坚守住骨子里的平凡与伟大。
          我们生活的社会存在着《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子,但是,我们是否还能守护住这样的主食文化和民族内涵。这是一个深思的问题。倘若我们真的丢失了民族精神的勤劳与平凡的精神,那离我们民族的伟大将会更加遥远。我们需要为了生存这个中华民族恒久不变的希望而坚守住我们的本土文化,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盛生存奥义。
         三、照亮未来的创新活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在饮食方面的体现是转化,这类创新与转化的灵感无疑成为照亮新老大国走向繁荣与富强的指路明灯。人类发展的大致轨迹也就是如此,创新是人类的永恒主题。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而这类灵感促使我们的饮食一直在走着创新发展的道路。豆类制品的转化,将对人类造成一定伤害的大豆重新发掘出其营养价值与口味。豆腐的诞生,是中国人民对食物具有很大意义的转化。而对于奶制品的转化,则体现了营养的均衡吸收。而酒这样的人类饮食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最伟大的转化。转化也开始依靠人们对于微生物的饲养与利用。中国人制造的酱料给予中国的饮食很多难以形容的味道。
         中国人民对食物拥有着永无止境的探索,对于创造也有着独到的造诣。在机械化未得到广泛利用前,人民的纯手工制作直接创造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失误和味道。豆腐、奶制品、酱料和酒都在实现了物质形态的转化,它迎合的是中国人对健康饮食和风味的不断追求。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来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被称之为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而新时期下人民对于食物的更高要求,带来的是对这类转化食物的传承发扬以及进一步创新。
          转化的灵感依赖于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更在于其骨子里对于创造的热忱。中国人民在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中逐步深入探索,探索出饮食和生存发展的创新道路。目前最值得注意的是,恐怕仍是理论或文化研究明显落后于实践发展的事实。把人们的注意力拉向历史,拉向后看,偏执地歌颂传统烹饪的个体经验、手工操作,认为传统烹饪从理论到实践早在久远的古代就已经尽善尽美,怀疑否定近代以来的饮食科学,是直到目前为止一些传媒仍在继续“弘扬”的有害理念。[3]《舌尖上的中国》所宣扬的是对古代劳动人民对于转化食物灵感的肯定,它所重视的不只局限于传统古代饮食制作工艺的尽善尽美,而在于对对创新思想和精神的发扬,这样的精神也注定会在今日中国的饮食界和社会上迸发出新的活力,是足以能够照亮中国梦想的明灯。
         中国人在世界的战争中,想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饮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饮食也是见证着中华民族创新思维的重大见证。我们的创新精神使我们的食物有了发展的机遇,一方面是中国人的智慧,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人能够观察认清时代和把握住时代机遇的彰显。
         四、我心遗忘的过往时间
          时间,是岁月最残酷的童话,我们的生命都将会成为时间的牺牲品。在人类休止的等待中,我们逃不过死亡,我们更挣不脱时间的牢笼。但也正因为生命有且只有一次,我们才能够对生命中的曾经有了更深的体悟与珍惜,对那些因时间遗忘的过往和传统产生了敬畏与追忆的心理。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我们在保鲜之余,也曾意外地让我们获得了与鲜食截然不同、有时甚至更加醇厚鲜美的味道。时至今日,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并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这类时间所带来的味道,也可以说是转化创新的一种形式。但更重要的是,这种独特的食物腐败创造更美味食物的方式,是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传统,也是中国人用食物来铭记时间的重要方式。我们不可能永远成为时间面前的无力者,更需要成为其见证者和发扬者。
         东北的腌制泡菜、香港的腊味、苗族的荷花鱼腌制、徽菜的腊八豆腐、江浙的金华火腿、上海的干货、福建的紫菜、台湾的乌鱼子以及澳门的虾酱,这是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到西时间赋予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忆与味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云的味道,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相亲、勤俭、坚忍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很显然,这些味道逐渐被新的饮食文化所取代。中国人对腌制食物的客观认识和对营养的追求使这些记忆和传统逐渐遗忘在我们的价值观里。
         我们遗忘的是过往,失去的是记忆,存活的是缺乏文化根脉的人民。饮食所传承的文化并不只是这一类制作工艺,更是包含了对故土家园、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内涵的追忆与传承。我们需要结合餐饮行业的实际,推进餐饮产业与饮食文化的相融合,对我国优秀饮食文化做到批判性继承和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对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学术研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研究和责任担当。[4]这一切都是体现在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中,而体现在人民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深刻认知与体悟上,更彰显在对传统味道的发掘与传承。
         因为生命短暂,时间无情,所以,我们将梦想投放在遥远的未来里。然而,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也是否能够驻足品读时间的味道。遗忘是人之常情,而传承更是人民无法淡忘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想要通过这样的腌制味道证明中华民族人民对于传统的继承,更是在传统的承继上对未来梦想的执着追求。我们拥有充足的历史背景来作为发展的依托,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
        五、没有秘密的包容视野
        和谐,是中国人民追求的永恒目标。而以和谐的视野观察人民和社会,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华夏儿女,虽然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但至少对于包容这一共同理念具有相同的认知。秘密在中华儿女心中是守不住的,因为我们一直都在以一种包容、和谐的理念来审视自身与过往,展望未来与梦想。
         要统计中国菜的菜品数量、毫无争议地划分菜系,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烹炒煎炸蒸,火候,食材,调味……有时候,这些显得简单,有时候却又无比复杂。中国的厨房里,藏匿着什么样的秘密?是食材,佐料,调料的配比?是对时间的精妙运用?是厨师们千变万化的烹制手法?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最美味的中国菜并不意味着它能够适应所有人民的饮食习惯,相反,用心的料理才是美味的体现。厨房里的一切以及烹饪的一切都不一定是我们能够熟知的,但是,这就意味着美味是通过厨房的秘密制作出来的,而这份秘密也蕴含着中国人的文化沉淀。
          《舌尖上的中国》从烹饪器皿衍生到“煮”这种烹饪手法,而传递到蒸和煮的烹饪手法,再到盛大村宴的厨房,紧接着介绍“蒸”的特色文化。接下来,摆脱蒸煮,开始对刀法有了介绍,而更简述了广大厨师的生存状态。影片中不同身份、不同等级的人民将心意凝聚在他们的烹饪技术上,将美味留在自身和他人上。这道无法用数学公式计算的人间百味又怎么可能凭借这技术来解释,其中不同的厨师以自己的精神风貌成为了各自厨房中的美味创造者。他们也很成功地将这份秘密延续下去,融合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等平凡生活中去。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各自厨房秘密的掌控者,不管山南水北,总归是一种代表着包容、信赖、和谐的开放视野与明亮心情。
         就其对中华文化的保存、弘扬和认同而言,是一脉相通的,具有统一性;而就其各自对中华文化的取舍、丰富发展而言,则又各有成就,各具特色,展现为复杂性。由一趋多,多中显一,同归殊途,一致百虑。在中国文化走向21世纪之际,我们应该以一种多元开放的文化心态和文化包容意识来回顾过去,疏观现在,展望未来,以实现中华文化的自我振兴和中西文化的交融互补,为人类文化的新发展作出贡献。[5]我们在文化包容层面上的确需要坚持自由开放的态度,美食没有秘密,厨房更不存在秘密,我们都是这厨房和美食的创造者,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卓越贡献者。而中华民族以一种包容的视野涵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共同为中华的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作出了卓越贡献。
         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了是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的包容,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相互包容,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没有秘密这样的文化视野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件容易且困难的事情,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在倡导着文化的共鸣与思想的融合。而厨房的秘密见证了中国统一的历史、文化的传播。在漫长的岁月里,这样的事情时时刻刻在上演,而中华民族对于和谐与包容的理念也成为其主流思想。
         六、人生品读的百味
          世界上什么是最可怕的呢,决不是艰难险阻,决不是洪水猛兽,也绝不是荒凉寂寞。而难于忍耐的是却是阴沉和絮恬;人的伟大也不是能乘风而起,青云直上,也不能只能抵抗横逆之来,而是能在阴霾的气压下,打开局面,指示光明。[6]这句话揭示了人生的重要现实——我们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伴随着喜悦与痛苦,也展示着生命最客观的评述,而人生的百味只有自己品读,才是最有意义的。
          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道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酸、甜、苦、辣、咸、鲜等味道代表着中国人对于饮食乃至人生的体悟,而更重要的是以人民为群体,构成这个时代的沧桑变迁与梦想演绎。
         五味的调和是饮食的至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梦想。然而,地域文化的差异使人民对不同饮食的口味也产生了一定的差异。南方人迷恋甜味,四川人青睐辣味,也有很多地区欣赏苦的味道。而晒盐的地区则使对咸味更加钟爱。而酸味则成为我们的重要味道。而鲜味则是我们中国人对于味道的最成功定义。当然,我们的味道中还存在着一种朴素的味道,这是我们对于保证原汁原味的健康烹饪,回归质朴本真的平淡生活的追求。口味的差异见证了各地区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折射出其人民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性格。当然,口味差异并不意味着五味的协调,只不过是通过某种味道的上升来展现文化的精华。
        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让中国人在品味他们各自的人生况味时,找到一种特殊的表达语境。在中国人的厨房里,某种单一味道很难独自呈现。五味的******存在方式,是调和以及平衡,这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世甚至是在治国经世上追求的理想境界。我们需要品读的人生百味其实也逃不过酸、甜、苦、辣、咸、鲜这些味道。而这些人生的味道是中华民族的处世哲学,它一方面代表着人民对于和谐理念的追求,更是对滋味人生的探索。
         我们的民族和人生一样,在挫折中继往开来,在成功中反思艰辛,在火热中铭记宁静,在平静中追寻跨越,生命的味道与时代的味道相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民族发展历程。这一切不仅仅是结束。我们的国人将会在更长远的发展轨迹中践行着这多姿多彩的味道,进而将其实现历史上******限度的调和。
          我们从来没有奢求过完美的人生和社会,但至少我们的共同梦想是向着一个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方向迈进。百味的品读不只是饮食,而是生命与时代的共鸣。
        七、黄土地上的中华民族 
        当时代将我们推向风口浪尖,中华民族又将会面临怎样的时代抉择?
        在国家和民族面前,我们每一个人是那么渺小,又是那么伟大。我们的中国心,我们的中国魂,我们的中国梦都在这黄土地上以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奔向梦想的彼岸。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这是一个******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饮食是中国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体现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涵。为了让我们的发展更能够融合时代发展的进程,让我们能够顺利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一直在调整,在创新,在改变,尤其是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
         我们的田野是那样的美好,它赋予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源,也带给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文化力量,也就在这样的文化感召下,从肥沃的冲积平原,到富饶的江河湖泊,从严寒荒芜的高原到高楼林立的都市,哪里有绿色的生机,哪里就有天与人的和谐。而中国的土地被中华民族的血汗与梦想浸染,它的颜色是黄色,它的名字叫“黄土地”。在不同的黄土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民坚强、热情、包容地活着,它们依托自然所赋予的财富,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幸福开辟道路,为梦想探寻足迹。
        在不同的地域,中国人用各自的智慧巧妙地从自然界获取美味。这一切来自它们对上天的敬仰和对土地的眷恋。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无论是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低头看一看地。”这就是中华民族,他们以爱国为核心,始终在走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民族道路,在梦想的不断激励和指导下,走出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舌尖上的中国》是借助饮食传递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共鸣,是精神和思想上的感召。当今时代,思想文化大交流大交融大交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构成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状况在,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我国指导思想只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7]但是,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所依托的力量并不应当局限于对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发扬,《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示的美食图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对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我们都是黄土地上的中华民族,时代赋予了我们创新未来的勇气与道路,但是,论及引起中华民族的文化共鸣,民族文化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我们从来也未曾想过割裂传统与时代的联系,《舌尖上的中国》所诠释的道理也是在以传统饮食讲述着时代的道理。这样的纪录片不单单是在讲饮食,而是在讲中华民族在梦想面前的抉择。
        我们对黄土地的眷恋,对大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百味的品尝,对包容视野的体悟,对平凡与伟大的解读,对创造的期待,对传承的坚守,无一不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力量。我很骄傲我的华夏血统,因为,我们的精神和文化是值得我们用生命来等值的。而当我们以中国梦想的目光重新审视着我们正在遗忘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中国变小了,中国也变大了。
        我傲我血统,我敬我祖宗,他们在千年前就已经规划好了民族的梦想——让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挥洒着汗水努力生活的人们无忧无虑地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今日,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纪录片逐渐成为时代浪潮中的民族新力量,它解构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也唤醒了我们对新时代的认知。中国之所以会走上富强民主的道路,是因为有一种文化力量已经融入我们的骨髓。
        梦想教会了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也坚定了我们的信仰与未来,它也将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践行出时代的轨迹。

参考文献:
[1] 步蓬勃 《走向幸福: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 ——马尔库塞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J].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4;
[2] 余华林 《中国现代家庭文化嬗变研究》 [J].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
[3] 赵荣光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与创新——中国饮食文化研究20年的省悟》 [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NANN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2000年01期;
[4] 杨铭铎 《关于我国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J]. 商业时代 , Commercial Times 2012年09期;
[5] 《“文化中国”的范围与文化包容意识》[J]. 江海学刊 ,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BIMONTRLY) 1994年01期;
[6] 鲁迅,李晓虹 《中国******的散文》 [M]. 崇文书局 2011.10 P82;
[7] 严书翰 《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 [J]. 红旗文稿 2012年15期.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傲慢碰撞爱情 偏见凝聚灵魂——伊丽莎白的平等婚姻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资讯了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返回
电 话 0518-86089826    地 址: 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东园路8号 邮编:222042 邮 箱: huanghairenjia@126.com 苏ICP备1401467
黄海人家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信通网络- 连云港网络公司 技术支持[管理]